走在成都的街上,很容易就看得見幾個網紅打卡地,這些網紅打卡地和文化旅游景點的設計都十分有特色,甚至是公共廁所的標識都很有新意,這本來是用來裝點城市,體現城市文化特色的好事,但看著看著,又覺得怪怪的。
有些老人誤闖了心形紅綠燈,有些老人因為不會辨識公共廁所的新穎設計走反了男女衛生間而尷尬不已,如果有心看一看超市或者路邊的指示牌,你還能看到很多“草書”“藝術體”的設計標識。
老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狀態與年輕人存在一些差異,視力、分辨能力、記憶力下降,這些身體對老年人的活動空間,如養老院、醫院、超市等地方都提出了適老化的設計需求。除了這些特定地方,一般的公眾場所,是否也應該在空間環境標識標牌等方面,更加適老化呢。
例如,針對老年人的視力減退,設計中需要在標識牌上搭配壁燈照亮信息,便于老人識別,從而盡量避免發生由于走廊光線昏暗而看不清門牌信息的情況。
色彩是導向標識的形態中容易被分辨的元素,在設計中應該有意識地增強內容和背景色的對比度,突出導向內容,更易于識別。
標識同時也應該考慮到信息的連貫性,甚至可以考慮在同一個空間反復出現,幫助記憶時間較短的老人順利到達目的地,確保老人在建筑中行走的便利性和可達性。
文字元素在標識標牌中傳達著重要信息,合理的字體類型和大小是決定老人能否順暢閱讀和理解的關鍵。當標識標牌的使用者中有老年人時,盡量避免裝飾性過強的書法字體或新式字體,還是要選擇筆畫粗細變化較小、無裝飾線的字體,再根據空間照明和導識牌色彩進行適當調整。
導識牌上的圖案是對文字內容進行概括,具有象征意義,老年人理解能力下降,加之生活閱歷使老人行程了比較固定的心理和思維模式,相比于新鮮的、抽象復雜的元素,老人更容易接受標準的、簡潔的圖形符號。
另外,導向標識的材質也會給人帶來不同感受,老人更喜歡自然、溫和、舒適的事物和觸感的材質。因此,在公眾場所的標識標牌材質應盡量選擇不反光的材質比較好。
然后,標識標牌的安裝也應該考慮到老人的身體特征,據研究數據表明,我國老人平均視點高度為1500mm左右,所以,標識標牌安裝在1500mm左右高度適宜。若是遠距離的標識牌,考慮不受家具或其他遮擋物干擾,高度可抬高至1800mm,但不宜過高,避免老人大幅度抬頭。
適老化中導向標識文字尺寸參考
總之,導向標識的設置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老年人適應環境的能力,合理、規范的標識設計能更好的應對老年人的需求,幫助他們獨立、自信地在環境中活動和交流。其實“適老化”并沒有那么高深莫測,無非就是字大點、清晰、明了一點。咱們的社會不要整天要求老年人去學習、去摸索、去跟上時代,應該通過切身的體會,感受老年人的不便與需求,才能幫助老年人在各種環境中更加順暢自如。
對老年人多一些友好和體貼,才是真正的敬老愛老。